小马宝莉卡到底是个啥? 《小马宝莉》是美国玩具商“孩之宝”于2010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片,讲述的是一群小马驹在小马镇学习魔法的故事。 ©豆瓣 而小马宝莉卡是由我国“卡游”公司在获得美方授权后,发行的一系列以《小马宝莉》中的动漫形象为卡面的卡牌。 目前,小马宝莉的卡盒主要有5种:2元趣影包、5元彩虹包、10元辉月包、暮光包(按板出售,一板50元,一板4包)、奇萌派对(整盒出售,一盒4包)。每种卡包隔半年就会更新换代一次,即停产旧卡、推出新卡。 5元彩虹包 | @熙儿Baby 小马宝莉卡片共有20个等级,其中“N”最常见“SC”“◇SC”最稀有。
卡面等级 |
说明 |
N |
最普通 |
◇N |
比N少见 |
R |
普通 |
SR |
较少见 |
SSR |
较稀有 |
HR |
3D卡 |
TR |
普通透明卡 |
TGR |
稀有透明卡 |
PR |
活动卡 |
◇PR |
特殊活动卡 |
AR |
挂卡赠卡 |
SP |
特典卡片 |
UR |
稀有彩虹色卡片 |
◇UR |
特殊彩虹卡片 |
LSR |
烫金色边卡片 |
◇LSR |
特殊烫金色边卡片 |
SGR |
烫金珠光色卡片 |
CR |
拍立得风格卡片 |
SC |
罕见闪粉卡片 |
◇SC |
40周年限定兑换卡 |
小马宝莉卡的20个卡面等级 | 参考自小红书笔记《卡游小马宝莉卡片大科普》(卡片等级基础篇),作者为@阳光空气 二 Why 小马宝莉卡为啥这么火? 2013年,央视少儿频道引入《小马宝莉》,播出之后反响平平。2019年,第四代《小马宝莉》完结后,动画热度进一步下降。直到近几年,卡游公开发售小马宝莉衍生卡牌,才把这个在国内略显冷门的IP盘活了。 所以,小马宝莉卡的火爆和原动画片有点儿关系,但不多。真正让小马宝莉IP“更上一层楼”的是它的盲盒属性和社交货币属性。 和成年人喜欢刮刮乐一样,10后小学生热衷于买小马宝莉卡,也正是看中了拆卡时的刺激感、抽中稀有卡之后的爽感以及集齐全套卡的成就感。 小马宝莉卡册 | @喜崽Ella 在每个小马宝莉卡包中,有一些卡固定出现,而有一些卡则是随机掉落的。以彩虹包为例,其常规配置是:4张R卡+1张透明卡(TR、TGR随机)+1张?(SR、SSR、UR随机) 彩虹包卡面配置 | 卡游官方旗舰店 卡包自带的这种盲盒性质将诱导儿童实行高复购,举个例子:
在同班同学小红的安利下,你去学校旁的小卖部买了彩虹包。幸运的是,你一下子就开到了UR。 为了不让好手气溜走,你赶忙又买了一盒,希望能延续刚刚的好运气。可惜,后面几次都是普卡,好运转瞬即逝。可是你不信邪,第二天放学又来买了几盒,希望能如法炮制第一天的辉煌。 就这样,一天一盒、一周7盒地买下去,等某一天你回过头开始清点家里的卡牌时,才发现它们已经在角落堆成了一座小山,而你的存钱罐也早就空空如也了。 当一个班级里的大部分同学都在玩小马宝莉卡,课后的所有谈资也基本围绕小马宝莉卡展开时,作为一个此前从来没有涉足过卡牌,也对“小马宝莉”这部动画片丝毫不感兴趣的你,会怎么做? 大概率会选择——“打不过就加入”。 不然,在放学路上,当昔日好友热火朝天地和人聊着新买到的精美小卡时,你只能在一旁落寞地玩手指。 当某种兴趣爱好在团体中蔚然成风、占据压倒性优势后,只有主动加入大集体,才能获得和团体成员聊天的共同话题。 @卡哇伊哩 随着小马宝莉卡一路走红,卡牌文化开始突破原有的“子供向”(即面向儿童),破圈进入到年轻人圈层。 不仅如此,围绕小马宝莉卡,还衍生出了一堆相关产业,如拆卡直播间、倒卖稀有卡、炮制假卡等等。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鉴别卡面真假、选盒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也层出不穷。 @森琬是只冲天兔 @黑猫警长 三 Problem 小马宝莉卡存在什么问题? 有人认为:一代有一代的爱好,80、90后当年不也热衷于收集烟卡、三国卡么?小马宝莉卡就是孩子的一个爱好,应该尊重。 收集卡牌的确只是孩子在学业之余聊以消遣的一种爱好,在某种程度上,还体现出儿童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熙儿Baby 但小马宝莉卡的潜在问题在于:可能扭曲儿童的价值观。 拆到普卡直接扔掉,抽到稀有卡就把它当宝贝一样供奉起来,逮机会在社交场合上大肆炫耀。这样一来,儿童容易形成以稀有和值钱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价值观。 如果孩子真的是出于热爱买小马宝莉卡,那么TA完全可以将多余的普卡拿去做手账、拿去跳蚤市场和同学交换,而不是让它们成为家里书桌上的一堆废品,抑或是文具店门口一堆无人捡拾的垃圾。 @巴拉拉能量 最后, 好奇喵想采访一下大家: 如果你是小朋友, 你喜欢收集小马宝莉卡吗? 如果你是家长, 你会支持自己的孩子玩小马宝莉卡吗? 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你们的答案吧! *除特别标注外,文中图片来源为小红书,详细出处见图片下方作者ID END. 好奇喵陪你 从科普出发 每天了解世界多一点 多一个「在看」▽ 就多一颗「好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