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战”以来,航母打击群始终被视为美国海军战斗力的核心,这一点至今依旧如此。并且在此战略下,美国海军的航母早早进入了10万吨级的“超级航母”+核动力的时代。 不过半个世纪后,精确制导武器的“白菜化”,卫星侦察、航空侦察、无人机侦察的技术日渐成熟,“远程反航母”在技术上有了更多可能,特别是对于军事技术强国、“区域海权强国”来说。大洋上的反航母作战已不再是昔日的前苏联的专属。 对于这般新状况,今日的美国军界越来越多了认真对待和讨论之声。在这种状况下,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个篮子里可能导致的战术挫败,就成为美国海军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考量。 由于美国海军长年来都在仰赖航空母舰作为反舰和对地对陆的打击主力,其结果便是:不论是护卫舰还是巡洋舰等主力水面舰,都是定位为航母的贴身护卫,都在突出护卫航母所需的区域防空或反潜等能力。 比如,提及美国海军目前主力的阿利伯克级、提康德罗加级,其标志性的“技能”就是强在堪称当今NO.1的区域防空、抗空中多目标的饱和打击,乃至具备着反导能力,但转而说到“反舰”就只有8枚“鱼叉”和127毫米舰炮了。所以,今日的美国海军的“未雨绸缪”的忧虑在于,假如航空母舰遭到了远程反舰/反航母的饱和突击后“瘫痪”,剩下的这些水面舰艇是否有足够“反击”的反舰和对陆打击能力? 另外,航空母舰作为海上编队的重心带来的另一“副作用”在于:会遭至对方最“重点关照”的反舰火力,甚至是对方的“毕其功于一役”的反航母作战。 正是这种“博弈”中航母的脆弱性,美国海军、美国国会、多家智库机构等,都在讨论两方面的问题:一则是新航母是要大要小?二则是下一代航母舰载机的研发预算问题。 自2006年F-14“雄猫”退役以来,美国航母是一水的F/A-18E/F家族的“包打天下”,再之后的是这F-35A家族。 回看冷战时代,与苏联红色海军对抗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是有着F-14这样的专司远程制空、前出拦截,还有着S-3“维京”这样的反潜巡逻机。所以,今天在美军中也有这样的声音:面对中国远程反舰火力,是时候要“复活”冷战时期的专用远程截击、反潜的舰载机型。 而21世纪第3个十年的舰载机,也要更多考虑的“无人化”。这可能也是美国海军所规划的下一代舰载机F/A-XX的一个突出特点。不过对于美国海军的新一代舰载机研发,目前尚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境况中,2019财年的预算仅为500万美元。 发布于:广东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