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卡洛斯陨落时,人们根本不在乎 希腊神话中,艺术家代达罗斯用蜡和羽毛制作了两对羽翼,他将其中一对给了自己的儿子伊卡洛斯,和他一起飞离克里特岛。尽管他事先叮嘱伊卡洛斯不要飞得太低,也不要飞得太高,但伊卡洛斯还是兴奋地飞向太阳,阳光融化了封蜡,毁掉了伊卡洛斯的羽翼,年轻的伊卡洛斯就此陨落而亡。
伊卡洛斯的神话典故被后世诸多文艺作品效仿和借鉴,神话故事中渗透出的意向历久弥新,你可以解读伊卡洛斯的年少轻狂,或者人类终将陨落的宿命,亦或是大众对个体悲剧的集体冷漠等等。 在游戏领域,也有这样一部作品,将伊卡洛斯的神话典故与赛博朋克世界观桥接起来,以探讨超人类主义的伦理学,人类的进化与异化,即《杀出重围:人类革命》。
在亚当詹森的梦中,失去了躯体纯粹性的自己如同伊卡洛斯,背负着飞向太阳、又注定陨落的命运 趁着《赛博朋克2077》发售不久,赛博朋克题材的讨论度和接受程度也因此提升了不少,我们就来唠唠这款2013年的经典赛博朋克游戏,《杀出重围:人类革命》。 机械降神 需要说明的是,《Deus Ex》——《杀出重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RPG系列,由Ion Storm离子风暴工作室开发的系列首款作品《杀出重围》要追溯到2000年。虽然初代《杀出重围》被广泛认为是最经典的第一人称RPG之一,但至少在本文章里,我仍然希望将视点聚焦于系列的重启作——由Eidos蒙特利尔开发的《人类革命》。
至于《人类分裂》,初代《杀出重围》,离子风暴,沉浸式模拟等更多的话题,我们留到下期再聊 《杀出重围:人类革命》是Eidos蒙特利尔开发的第一款游戏,这家2007年组建的工作室起源自发行商Eidos Interactive,而初代《杀出重围》正是由Eidos Interactive负责发行,因此在工作室成立之初,主创团队就产生了制作新《杀出重围》的创意。 新的开发团队更喜欢初代,并希望在设计上更忠实于初代,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是一项不小的挑战,Eidos蒙特利尔开发的前两年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初代上,因为他们想努力找出他们想要的玩法,提炼出这些玩法之后,他们只用了两年左右就完成了整个游戏。虽然开发过程中Eidos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但是这也使得他们的作品名垂青史。
2013年10月22日,《杀出重围:人类革命》发售 开发团队还想保留这个系列的故事,所以他们把新作的时间设定在2027年,初代的25年前。故事开始的节点,萨里夫工业作为一家处在底特律(美国的汽车工业都市,被广泛认为是科技生产力发达的城市)的义体强化工业领头者。 在《人类革命》的世界观中,义体技术处在剧变的前夜。在此之前人们安装义体需要面临“达罗综合症”的风险,即身体的排异反应,罹患达罗综合症的强化人必须定期服用昂贵的抗排异药物Neuropozyne控制病情。
发展到后期Neuropozyne因其高昂的定价和稀缺的货源,成为了游戏中流通的一种贸易品 萨里夫工业的开发团队即将展示一项革命性的发现,它可以使人类无需使用抗排斥药物就能安装强化设备——换言之,全民接受义体强化成为可能,在游戏中这项技术被描述成“人类的自主进化”。 我们的主角亚当詹森在萨里夫工业任安全主管,在一伙雇佣兵袭击了萨里夫工业在底特律的总部之后,亚当在和雇佣兵的战斗中受到了几乎致死的重伤,公司高层为了救回他,为他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强化义体,使亚当詹森成为了当时强化程度最高的人类。
在《人类革命》的开场动画里你能看到亚当义体化的过程,他的四肢全部由义体代替,脏器也进行了大范围的替换
强化后的亚当(至少在CG里)拥有超乎常人的战斗力和谍报能力 勉强恢复过来的亚当詹森必须立刻投入到关于那场袭击的调查中,随着调查的深入,《人类革命》的故事包含的阴谋论、巨型企业、监管、和科技进步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影响等主题一步步展开来,堆砌起一个被巨大阴霾覆盖的世界:名为光照会的组织意图操纵世界秩序。
强化工业、尖端科技、大型媒体、人权组织、军事力量...《人类革命》的有趣之处在于,流程中玩家会一点点揭开光照会操纵世界的阴谋论,如同一只大手掐着人类命运的咽喉 《人类革命》描绘了一项足够改变人类自我认知的技术出现时,人类对义体技术的看法和分歧,而如果这项技术被利用,为“控制社会走向”的巨大阴谋论服务时,尖端的技术革命失去了“帮助人类强化自身”的开发初衷,人类的劣根性会带来怎样撕裂的社会?《人类革命》的故事就处在这场革命的中心。 艺术设计:黑与金,前卫与文艺复兴古典的糅合 在《人类革命:导演剪辑版》修复的一系列问题里,有这样一个独特的改动:调淡了游戏画面的黄色调。 这就涉及到《人类革命》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你很难在赛博朋克类型的游戏里见到如《人类革命》这样特别的主色调:昏暗的金黄色。金黄色的视觉充斥着游戏的角落, 这些主题在角色设计和故事叙述中得到了强烈的表现。颜色对比鲜明,金色和黑色突出了明暗对比,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人类革命》的视觉风格区别于寻常的赛博朋克题材
“寻常的赛博朋克” 同时,《人类革命》的设计风格也深受文艺复兴启发,这主要体现在游戏中人物的服装设计上。我们首先以主角亚当詹森穿着的大衣为例。这件高领大衣伴随着游戏的始终,点缀在衣袖上的圆形装置显然是为了给亚当的义体提供支持,同时,你可以在肩部看到比较高耸的垫肩,让亚当的肩膀看起来非常挺立。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男性服装为了呈现极端的性别分化和性别差,男子服装通常都会在肩部加入填充物,将视觉重心集中在上半身。
亚当的大衣在肩线以下还加入了切口装饰。
这在16世纪的服装风格中也被称为“镂空”,切口装饰的意为裂口、剪口或开缝,是当时盛行的一种装饰手法,它在外衣上剪开许多切口,以映衬出内部的内衣或衬料,形成对比,突出奢华和新奇的装饰效果,事实上你在这件大衣的别处也能看到类似的切口设计,这类设计同时满足了古典味和科幻感觉——衣物内部功能性的暗示。
16世纪常见的切口装饰处理 《人类革命》中女性服装的设计则是文艺复兴时期服装风格未来化的重头戏,她们大都会采用名为“拉夫”的领部装饰,呈车轮状造型,周边是8字形连续的褶,外口边缘处用花边和雕绣作装饰。拉夫领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特制的工具来完成造型,因此拉夫领也被当做贵族象征。
拉夫领的演变过程 游戏中的中国女角色“赵云茹”和媒体网络AI Eliza Cassan的着装,都能看到明显的拉夫领结构。
赵云茹这个角色由于设定是中国人,衣领是拉夫领,身上又有着中式的刺绣样式
仔细观察CG中亚当的衣领,也有类似拉夫领的造型,只不过更加内敛 《杀出重围:人类革命》很好地把握了科幻风格与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特点的结合,这让黄色的主色调显得更加顺理成章——黄色往往与浮华、奢侈等概念相关,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特点相吻合;并且由于过于浮夸的色彩表现,黄色会产生轻薄、冷淡的观感。 黄色和暗色调的伴色效果最佳,可以极大地凸显出黑色的设计,这也是为什么《人类革命》中的大多数赛博格设计都采用一体的深灰色或黑色。
美妙的玩法设计:以赛博格为乐趣 《人类革命》的诸多玩法延续了系列传统:FPS战斗、隐身、探索和社交互动的多元化组合,配合丰富的义体玩法。关卡设计也遵循类似的原则,以箱庭式逻辑设计的区域不再那么开放,但环境的细节更丰富。
亚当詹森可以在特定墙壁位置一击破墙实现突袭,或者绕过敌人,改变行动路线 游戏的场景并不大,但基本都经过设计,玩家攻略游戏的方式多种多样,你可以选择正面战斗,击杀敌人,然后堂而皇之地达成目的,或者利用场景要素,选择其他路线。比如游戏中需要玩家进入一栋建筑时,你可以选择: 给门口保安交1000块,让他们放行 干掉门口的保安,然后进去 绕到这栋建筑后方,钻通风口进去
不过《人类革命》在线路多样性设计上有些过度依赖通风管道,因而被玩家戏称为《杀出通风管》 这只是简单的举例,现实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比如: 可以钻入的通风口被大型设备挡住,需要你升级自己的手臂强化来举起重物; 当你想要从下水道绕行时,下水道有可能出现毒气泄漏,你要么打开智能视觉找到毒气的阀门,要么升级自己的呼吸系统来免疫毒气伤害; 目标建筑物的后门被一道强力安全锁锁住,需要你升级自己的黑客能力来破解。 说到黑客,《人类革命》拥有一个有趣的黑客小游戏,虽然本质上只是一个棋盘解谜,但因为加入了插件机制和警报系统,黑客小游戏足够好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至于干扰到玩家的注意力。
如果在黑客小游戏里失败,不光系统会上锁,周围的敌人也会察觉 黑客成功之后,玩家就可以打开门锁,或是随意翻阅某个NPC的个人电脑,查看他们的邮件,找到各种各样隐藏的线索,从窥探这位NPC的私生活,到他家中某个保险柜的密码,甚至是一个支线任务的线索。
《人类革命》的玩法比较依赖文本翻阅,如果玩家不在游戏中保持好奇心,很多内容都会被错过 《人类革命》在对话系统上的发挥也使得对话像是谜题一样。刚上手时,你以为和NPC的对话只是在唠嗑,但很快你会发现,如果不慎重选择和NPC的对话,甚至会导致任务失败。 游戏拥有单独为对话系统服务的强化义体“社交强化器”,使用起来非常酷,它会扫描和监控社交对象的虹膜、心肺、心率等指标,判断对象当前的情绪,并且通过系统演算出对象的性格特征,以α、β、Ω三个人格类型,帮助你选择对象最符合的选项。你还可以在适当时机向NPC索取一些利好条件。
启动社交增强器时,游戏会展示额外的UI 换言之,如果你是个倾向于潜行、黑客路线的玩家,同时又安装了社交增强器,你甚至不怎么需要开枪,靠“嘴炮”就可以达成目的,很多时候,说服一个NPC比击杀一个NPC更加有趣,也更有成就感。
成功说服NPC之后,系统会给你额外经验和一个“Silver Tongue”评价,赞美你的巧舌如簧 不过到战斗和潜行的部分,《人类革命》就有些平庸了。战斗系统=相较初代得到了整体上的改善,主要包含:掩体系统、除械和经验系统。游戏主要是第一人称视角,在进入掩体后会切换成第三人称视角,允许玩家在角落进行窥视并查看角色的身后,也可以通过掩体间的快速移动来实现潜行。
游戏正常状态下是第一人称视角,进入掩体后会切换到第三人称视角 除械是本作唯一的近战攻击。它具有致命和非致命两种形式,可快速中和任何非Boss目标的一次攻击(升级后为两次),在此期间玩家无法被攻击或检测到
除械时也会切换第三人称 本作最臭名昭著的缺陷就是Boss战。由于开发时间的限制,《人类革命》的Boss战被外包给另一个工作室,结果就是实际情况和听上去的完全不同。与游戏中的其他所有任务相反,玩家被关在又小又封闭的区域内与随身携带弹药库一般的敌人作战,除了正面战斗全无他法。 问题就在于虽然《人类革命》在宣传阶段不止一次地提及正面战斗也可以玩,但实际上游戏呈现出了比较大的选择倾向,亚当詹森的实际正面战斗能力被表现得过于羸弱,普通难度下中了两枪可能就要一命呜呼。如果玩家选择潜行,虽然体验已经正面战斗好上不少,但关卡还是略显静态,让潜行缺乏趣味。
你以为自己可以打得很炫酷,但是更多时候你在钻通风管,端着消音麻醉枪瞄人(当然这样也挺有意思) 虽说并不完美,但《人类革命》依然是瑕不掩瑜的惊艳作品,它提供了驱动玩家多周目游玩的多向玩法选择,并且足够赛博朋克——因为你可以用各种赛博格义体来丰富自己的游玩方式。本作在2013年迎来了导演剪辑版,其中增加了隐形和黑客选项以丰富游戏风格。它还增加了大量的导演解说和制作纪录片,以及所有DLC和更好的画面。
《人类革命:导演剪辑版》修正了原版的很多问题,是目前体验最好的版本 结语 《杀出重围:人类革命》的故事足够惊艳,它一步一步带玩家认识游戏中的黑暗世界,引导玩家对问题产生疑惑,在剧情的推进中不断寻求解答。它的游戏设计也是如此,多样的攻略方式让玩家投身于箱庭中,反复推敲更有趣的“解”,因此《杀出重围:人类革命》的爽点才够独特,它会趋势玩家多周目游玩,乐此不疲。 但对于不能get到这一环的玩家而言,《杀出重围:人类革命》的乐趣点藏得太深,以至于它玩起来就像一个打枪手感糟糕,灰白晦涩难懂,文本冗长繁复的FPS,可能在第一场战斗之后玩家就删游退款了。 《杀出重围:人类革命》的游戏体验就像冰山,攻关过程中玩家可挖掘的线路很多,全部达成的乐趣建立在反复的读档和多周目上,你不能,也不需要在一个周目里达成完美,你只需要不断去尝试;而剧情的部分,则是一座更大的冰山,随着亚当詹森的调查和冒险,巨大的阴谋论在玩家面前展开,驱动玩家的是思考和对黑暗世界真相的好奇心。
因此《杀出重围:人类革命》才够独一无二,它不会给你正确答案,寻求答案的过程才是最美妙的。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