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排名再度挤进前八的《原神》迎来五周年庆典,而网龙的《魔域》已悄然运行了近20年,这些游戏跨越时间的长河,依然闪耀。 “2006年,网龙推出《魔域》时精准踩中行业风口——端游黄金时代的MMORPG品类爆发期。” 近二十年过去了,这款游戏依然拥有大量忠实玩家,并将于12月10日迎来年终大更新。 像《魔域》这样的“常青树”在中国游戏圈并非个案。从《梦幻西游》到《王者荣耀》,从《魔域口袋版》到《原神》,这些游戏跨越时间的长河,依然闪耀。
游戏常青树:巨头角逐的核心战场 “常青游戏” 已成为中国游戏市场的基石。时代财经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常青游戏榜》显示,上榜的32款游戏在第三季度中国地区iOS端预估收入累计达到14.97亿美元。 这些游戏大多上线3年以上,却依然贡献着惊人的收入。 腾讯和网易两大巨头在这个领域保持着绝对领先优势。在32款入围《常青榜》的产品中,腾讯有12款游戏上榜,网易有7款,两家合计占据入围总数的近60%。 《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 作为腾讯的“国民级手游”,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地区iOS端预估收入分别达到4.11亿美元和2.43亿美元,稳居榜单前两位。
网易旗下的 《梦幻西游》手游 表现同样亮眼,以1亿美元的预估收入稳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米哈游的《原神》 在今年三季度迎来五周年庆典,通过周年庆版本更新,推出新地图、新角色、系统减负与丰厚福利,实现爆发式增长,成功挤进常青榜前八。 经典IP长寿秘诀:多元化运营与持续创新
持续的内容更新是保持游戏生命力的核心手段。《王者荣耀》在2025年三季度初开启S40赛季,带来了视觉、玩法、英雄平衡与福利活动等多维度的更新。 天气系统、AR皮肤、荣耀战令等内容成为亮点,极大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与参与度。 玩法的不断创新也是关键因素。《魔域口袋版》在2023年推出“炽心燃动”版本,引入星辰之力系统,免费提升玩家战力,有效降低了新手门槛。 通过“经典玩法复刻+移动端专属内容”双轨并行,既保留老玩家情怀,又吸引新生代用户。 跨界合作与文化传承同样为游戏注入持久活力。《魔域口袋版》通过与非遗项目、文旅景点的联动,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为玩家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这种长线运营逻辑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新老交锋:市场格局与挑战者 游戏市场的竞争从未停歇,新老产品在不断交锋。 2025年第三季度,新晋的《三角洲行动》空降潜力常青游戏榜首位,同期iOS端预估收入达1.45亿美元。 米哈游的《绝区零》自去年三季度上线以来,凭借独特的风格、高质量的制作,仅用一年时间就在激烈的手游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米哈游新的重要盈利点。 然而,新游戏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伽马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TOP100移动产品中,新品流水占比仅为5.2%,鲸吞效应越发明显。 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长线运营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指出,腾讯和网易两大巨头坐拥海量知名IP及衍生内容,凭借高产出、高爆款的节奏长期领跑。 而以米哈游、叠纸游戏、莉莉丝为代表的新生代厂商,虽在各自垂直赛道打造出首发爆款,但目前多款游戏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能否批量跻身常青游戏,仍待时间验证。 行业新趋势:小游戏崛起与出海加速 面对流量红利见顶、买量成本飙升的现状,常青游戏凭借赛季制更新、电竞赛事、IP联名和AIGC精细化运营等策略,不断激活老用户、拉回流失玩家,延续生命周期。 小游戏的爆发成为行业新增长点。2025年1-6月,国内小程序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32.76亿元,同比增长40.2%。 其中内购产生收入153.03亿元,占比65.7%。 小游戏的影响不限于市场规模的扩大,更全方位冲击着入局选择、产品思路和企业发展。根据微信小游戏最新的官方数据,总数超过40万的小游戏开发者群体中,超八成是30人以下的小团队。 同时,小游戏生态也吸引了70%的上市游戏公司投入。 游戏出海也按下“快进键”。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1%,增速重回2021年的出海高峰期。 中国游戏出海已从跨国销售升级为涵盖技术、内容、生态的系统性全球化。
轻量化的小游戏成为出海游戏的增长引擎,其轻量化、易传播的特性契合全球碎片化需求,推动小游戏成为出海突破口。 05 未来展望:技术赋能与文化融合 AI技术正深刻改变游戏开发与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在游戏研发阶段,腾讯自研AI引擎制作3D场景,大幅缩短开发周期。 在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上,网易的伏羲实验室在《逆水寒》手游中,为游戏中400多名NPC角色配置了智能AI系统,使其具有独立的情感判断能力,可以与玩家自由交互。 “讲好中国故事” 已成为游戏出海的核心增长密码。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海外上线,Steam同时在线破240万,让“孙悟空”成全球热搜词。 这一现象级游戏充分验证了中国文化元素的魅力。 游戏出海不再仅停留于表面化的文化呈现,而是将文化内核深度嵌入核心设计之中。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