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团、滴滴、阿里,测试开发和开发的校招是平薪的,其他大厂不平薪。大概测开的ssp相当于开发的sp, 测开的sp相当于开发的白菜。
- 测开只有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做测试工具、测试平台研发,大部分还都是业务,即点点点。点点点的发展在于项目的综合管理,发散性思维等,想走测开,测试思维非常重要,比技术要重要。
- 测开职级在某些公司比开发低一级,比如字节。测开的2-1相当于研发的1-2.
- 关于升职,我认识3年升2级的测开,也见过3年不升的测开。看团队,看机遇,看领导,基本不看个人技术水平。
- 测开需求量少,竞争也少,天花板也比较低,但又有多少人能碰到天花板呢?上升通道的话参考上面一条。
- 测开日常的工作内容就是熟悉需求,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执行,书写测试报告,进行bug的跟踪,复盘,有时会写自动化工具(有此能力的测开很少)等等。
- 测开分为客户端测开,服务端测开,前端测开,算法测开,开发平台工具的测开。客户端测开事儿最多,就是点点点,需求一个接一个,各种兼容性测试测到你吐。这类测开技术含量低,你能干的事儿外包也能干,大多数的客户端测试开发都是黑盒测试,也没有开发提效工具的活的话,成长很受限。 服务端测开需求少一些,不过会给你增加对接的RD人数,需求也一样多。优点是服务端不会让你测兼容性,事儿少很多,有多余的时间做专项,成长比客户端测开好。前端测开跟客户端测开类似。记住,直面用户的,有很多型号的设备/显示软件的(说的就是web前端和客户端),无论开发还是测试,都忙得要死。开发工具平台的测开,转开发更容易,但接触不到业务测试,这种测开明显能看到的趋势是越来越少了,不熟悉业务做出来的工具也肯定不会适用于业务。现在大公司的趋势是招开发能力更强的测开,即做业务又做技术,测试执行交给外包处理,测试用例设计,需求评审等等的自己上,也有能力开发一些适用于业务的测试工具(字节跳动目前就是这个模式)。
- 开发我没干过不太了解,测开就是说啥事儿都有,啥都不精通,一天天忙成狗,却没看到5年的测开和3年的测开有什么技术上的差别。(当然有的人要杠开发CRUD也没见技术上哪强了,好吧你赢了我不跟你吵,我测开都觉得测开太杂了,没啥成长,你随意)
市面上的测开,技术都很水,一些测试领导甚至听不懂你做的工具用了哪些技术,怎么实现的目的。他们也没闲工夫听你的技术实现。
但是,想想看,如果大家都是点点点,你怎么升职?答案是做专项。
做专项的条件:
- 有好的idea。
- 有一定的开发技术,可以把idea落地。
- 有较好的文档能力,能够把自己做出的成果展示出来。
- 好的团队,没人抢你功劳,你做的事情能够变成你的业绩。
那么问题来了,好的idea从哪里来?自动的从脑子里冒出来吗?当然不是,你要特别熟悉业务,知道你们的痛点是什么。这样你才知道该怎么去优化,其中,可以在代码层面优化的idea,就来了。
好的idea和开发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你不懂开发的话,你根本不知道哪些idea是可以落地的哪些是不可以落地的。而有了好的idea, 运用自己的开发技术,就可以落地了。
东西做出来了,你得让大家都知道你做了个牛逼的东西,这样你才有升职的机会。你要怎么量化你的东西是否牛逼? 数据。你要怎么让数据更容易让人读懂有B格?—用图表说话,强烈建议入手。
第四条就是身处一个好的团队,没有人抢你的功劳。 这个是看命的,一般来说,技术越烂,越没条件做专项的团队,越容易遇到这样的同事。
想转就转。测开岗欢迎有开发经历的人员,因为他们更懂技术,更懂代码,更容易做白盒,更能开发自动化测试工具。所谓测试思维?这玩意儿很难学?给你三个月就能学个精通。
担心测开转了开发从0开始?
怕什么,担心这担心那的,先学了再说。到时候投简历看看,就算没转成,你也是一名具有很强开发能力的测开了,基本能达到测开天花板,怎么说都是赚的。
学什么呢?学java太卷了,学python和go吧。先把python学个精通,再学学go,撸个项目。后端技术都是通用的,语法嘛学学得了。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